中文
| CAS: 106-38-7 | 分子式: C7H7Br | 分子量: 171.03 | EINECS号: |
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案(TSCA)目录
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案目录
|
折射率
|
1.549
|
|---|---|
|
溶解度
|
0.11g/l insoluble
|
|
形态
|
Crystalline Low Melting Mass
|
|
颜色
|
White
|
|
比重
|
1.390
|
|
水溶解性
|
<0.1 g/100 mL at 24 ºC
|
|
Merck
|
14,1439
|
|
BRN
|
1903636
|
|
Dielectric constant
|
5.5(58.0℃)
|
|
NIST化学物质信息
|
|
|
EPA化学物质信息
|
|
危险品标志
|
|
|---|---|
|
安全说明
|
|
|
危险品运输编号
|
UN 3077 9/PG 3
|
|
海关编码
|
29036990
|
|
毒害物质数据
|
| 化学性质 |
无色液体。 不溶于水,溶于乙醇、乙醚。
|
|---|---|
| 生产方法 |
由对甲苯胺重氮化、置换而得。先将硫酸水溶液趁热加入粉碎的对甲苯胺中,冷至5℃,慢慢加入亚硝酸钠水溶液至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。然后加少量尿素破坏过量的亚硝酸钠。再将合成好的溴化亚铜加入氢溴酸,加热至沸腾,然后慢慢加入上述重氮盐,将其蒸馏至不出油状物为止。洗涤、干燥、过滤,常压蒸馏,收集183-185℃馏分而得成品。溴化亚铜-氢溴酸溶液可按下法配制:把硫酸铜、铜屑、溴化钠二水物、浓硫酸和水的混合物加热回流3-4h,至溶液变成淡黄色,即为溴化亚铜-氢溴酸溶液。
|
| 用途 |
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及中间体,用于医药工业
|
| 用途 |
用于有机合成
|
| 类别 |
有毒物品
|
| 毒性分级 |
中毒
|
| 急性毒性 |
腹腔-小鼠 LD50: 1741 毫克/公斤
|
| 可燃性危险特性 |
明火可燃; 受热分解有毒溴化物气体
|
| 储运特性 |
库房通风低温干燥; 与氧化剂、食品原料分开储运
|
| 灭火剂 |
二氧化碳、砂土、泡沫、砂土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