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: 107-15-3 | 分子式: | 分子量: | EINECS号: |
熔点
|
8.5 °C (lit.)
|
---|---|
沸点
|
118 °C (lit.)
|
密度
|
0.899 g/mL at 25 °C (lit.)
|
蒸气密度
|
2.07 (vs air)
|
蒸气压
|
10 mm Hg ( 20 °C)
|
折射率
|
n
|
闪点
|
93 °F
|
LogP
|
-1.6 at 20℃
|
溶解度
|
ethanol: soluble(lit.)
|
形态
|
Liquid, Fuming In Air
|
酸度系数(pKa)
|
10.712(at 0℃)
|
颜色
|
colorless to pale yellow
|
比重
|
0.899
|
气味 (Odor)
|
Strong ammoniacal odor; ammonia-like mild and ammoniacal odor.
|
PH值
|
12.2 (100g/l, H2O, 20℃)
|
爆炸极限值(explosive limit)
|
2-17%(V)
|
水溶解性
|
miscible
|
敏感性
|
Air Sensitive
|
Merck
|
14,3795
|
BRN
|
605263
|
Henry's Law Constant
|
1.69(x 10-9 atm?m3/mol) at 25 °C (Westheimer and Ingraham, 1956)
|
Dielectric constant
|
16.0(18℃)
|
暴露限值
|
TLV-TWA 10 ppm (~25 mg/m3) (ACGIH,
MSHA, and OSHA); IDLH 2000 ppm
(NIOSH).
|
NIST化学物质信息
|
|
EPA化学物质信息
|
危险品标志
|
|
---|---|
危险类别码
|
|
安全说明
|
|
危险品运输编号
|
UN 1604 8/PG 2
|
WGK Germany
|
2
|
RTECS号
|
KH8575000
|
F
|
|
自燃温度
|
716 °F
|
危险性描述
|
|
TSCA
|
Yes
|
海关编码
|
29212110
|
毒害物质数据
|
|
毒性
|
LD50 orally in rats: 1.16 g/kg (Smyth)
|
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
|
1,000 ppm
|
危险性符号(GHS)
|
|
---|---|
警示词
|
Danger
|
防范说明
|
生产方法 |
1.二氯乙烷氨化法将1,2-二氯乙烷和液氨送入反应器中,在120-180℃温度和1.98-2.47MPa压力下,进行热氨解反应,将反应液蒸发一部分水分和过量的氨、然后送入中和器,用30%液碱中和,再经浓缩、脱盐、粗馏得粗乙二胺、粗三胺和多胺混合物,最后再将粗乙二胺在常压下精馏得乙二胺成品,其含量为70%,再加压精馏可得90%的成品。反应过程还副产二乙撑三胺,继续反应还生成三乙撑四胺,四乙撑五胺等多乙撑多胺。2.乙醇胺氨化法将乙醇胺、钴催化剂和水加入反应器,然后往其中通入氨和氢,在20MPa和170-230℃下进行反应,5-10h后,可制得乙二胺,其转化率达69%。反应过程的副反应还生成二乙撑三胺、哌嗪、氨乙基哌嗪、羟乙基哌嗪等。3.环氧乙烷氨化法。此外,从生产医药产品六水哌嗪的母液中,也可分馏得到乙二胺。
|
---|---|
化学性质 |
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,有氨臭。 能溶于水和乙醇,微溶于乙醚,不溶于苯。
|
生产方法 |
其制备方法有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。
(1)二氯乙烷法 由二氯乙烷与氨直接合成,在钼钛不锈钢反应管道内进行,反应温度控制在160~190℃,压力为2.452 MPa,反应时间1.5min,反应后的合成液经蒸发一部分水分和过量氨进人中和器,用30%碱液中和,然后经浓缩、脱盐、粗馏得粗乙二胺、粗三胺、粗多胺等混合物,最后再将粗乙二胺在常压精馏得乙二胺成品,其含量70%,在加压下蒸馏可得90%纯度的产品。反应方程式如图: $SClCH2CH2Cl+2NH4OH→HCl·H2NCH2CH2NH2·HCl+2H2O[2NaOH]→NH2CH2CH2NH2+2Nacl (2)乙醇胺法 将乙醇胺、氨和循环物料蒸发成气相混合物通入固定床反应器,反应在氢气流中进行,反应温度为300℃,压力为25 MPa,反应生成物部分冷凝后分出气相的氨和氢气,经压缩返回反应器,液相反应物经脱氨后脱水塔后进入精馏塔,从塔顶蒸出乙二胺和哌嗪,进一步分解得乙二胺成品。 NH2CH2CH2OH+NH3→NH2CH2CH2NH2+H2O |
用途 |
用于治疗牛皮癣,对恶性淋巴瘤、头颈部肿瘤、软组织肉瘤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
|
用途 |
用作分析试剂、有机溶剂、抗冻剂和乳化剂
|
用途 |
用作分析试剂、环氧树脂固化剂,也用于有机合成及制药工业
|
用途 |
用于医药、农药、染料、塑料、橡胶等工业
|
用途 |
乙二胺又名1,2-二氨基乙烷,是杀菌剂代森铵、代森锌、代森锰锌的中间体,也是杀虫剂吡虫啉的原料。
|
用途 |
乙二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,广泛用以制造有机化合物、高分子化合物、药物等,用于生产农药杀菌剂(代森锌、代森铵)、杀虫剂、除草剂、染料、染料固色剂、合成乳化剂、破乳剂、纤维表面活性剂、水质稳定剂、除垢剂、电镀光亮剂、纸的湿润强化剂、粘接剂、金属螯合剂EDTA、环氧树脂固化剂、橡胶硫化促进剂、酸性气体的净化剂、照相显影添加剂、超高压润滑油的稳定剂、焊接助熔剂、氨基树脂、乙二胺脲醛树脂等等。还用于有机溶剂和化学分析试剂,以及用于铍、铈、镧、镁、镍、钍、铀等金属的鉴定,锑、鉍、镉、钴、铜、汞、镍、银和铀的测定等。
|
类别 |
易燃液体
|
毒性分级 |
高毒
|
急性毒性 |
口服- 大鼠 LD50: 500 毫克/ 公斤; 吸入- 小鼠 LC50: 300 毫克/ 立方米
|
刺激数据 |
皮肤- 兔子 10 毫克/ 24小时 重度; 眼睛- 兔子 0.75 毫克/ 24小时 重度
|
爆炸物危险特性 |
与空气混合可爆
|
可燃性危险特性 |
遇明火、高温、氧化剂较易燃;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
|
储运特性 |
库房通风低温干燥; 与氧化剂、酸类分开存放
|
灭火剂 |
干粉、二氧化碳、泡沫、1211灭火剂
|
职业标准 |
TWA 25毫克/ 立方米; STEL 35 毫克/ 立方米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