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: 109-95-5 | 分子式: C2H5NO2 | 分子量: 75 | EINECS号: 203-722-6 |
沸点
|
bp 17°
|
---|---|
密度
|
0.792 g/mL at 25 °C
|
FEMA
|
|
折射率
|
n
|
闪点
|
59 °F
|
LogP
|
1.04
|
气味 (Odor)
|
Aromatic; ethereal; characteristic.
|
Merck
|
3831
|
NIST化学物质信息
|
|
EPA化学物质信息
|
危险品标志
|
|
---|---|
危险类别码
|
|
安全说明
|
|
危险品运输编号
|
UN 1194 3/PG 1
|
RTECS号
|
RA0810000
|
危险性描述
|
|
毒害物质数据
|
|
毒性
|
cat,LC,inhalation,> 200mg/m3/15M (200mg/m3),Gigiena i Sanitariya. For English translation, see HYSAAV. Vol. 48(1), Pg. 62, 1983.
|
危险性符号(GHS)
|
|
---|---|
警示词
|
Danger
|
防范说明
|
生产方法 |
由乙醇与亚硝酸钠反应而得。将亚硝酸钠溶于热水,冷却后加入乙醇,缓缓注入硫酸,即发生亚硝酸乙酯气体,将其通入用冰盐水冷却的乙醇中吸收,得亚硝酸乙酯的乙醇溶液。
|
---|---|
化学性质 |
无色至淡黄色挥发性易燃液体,呈朗姆酒和水果香气,有甜味。沸点17.4℃,闪点-35℃,自燃温度90℃,相对密度(d15.5)0.9009。高度易燃危险品。溶于乙醇和乙醚,极难溶于水。
|
生产方法 |
亚硝酸钠在水溶液中用硫酸置换成酸,再与存在于该溶液中的乙醇酯化而成。
|
生产方法 |
其制备方法是由乙醇与亚硝酸钠作用得到亚硝酸乙酯。C2H5OH+NaNO2[H2SO4]→C2H5ONO
将亚硝酸钠用热水溶解,待冷却后加入乙醇,缓慢注入硫酸,即发生亚硝酸乙酯气体,通入用冰盐水冷却的乙醇中吸收,即得亚硝酸乙酯的乙醇溶液,按增重法计算,乙醇中的亚硝酸乙酯含量为30%左右。 |
用途 |
该品为医药氯磷定的中间体。
|
用途 |
GB 2760一96规定为暂时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。主要用以配制朗姆酒、白兰地酒和樱桃、草莓、菠萝等水果型香精。
|
用途 |
亚硝酸乙酯在农药生产上用于合成有机磷杀虫剂辛硫磷的中间体α-肟钠苯乙腈,在医药工业用于制备氯磷定药物。
|
用途 |
在日用品香精中极少应用,一般是用于盥用水或水剂的加香中,取其扩散力好,以及在头香中提供酒香,适用于男用加香产品。食用香精中如樱桃、草莓、凤梨等果香和白酒、白兰地、朗姆等酒香以及烟草香精中亦可用之。通常是先配成4%乙醇溶液,然后应用。
|
类别 |
易燃液体
|
毒性分级 |
高毒
|
急性毒性 |
吸入- 兔子 LC50: 160 PPM/ 4 小时
|
爆炸物危险特性 |
受热爆炸
|
可燃性危险特性 |
遇明火、高温、氧化剂易燃;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;遇酸产生有毒氧化氮气体
|
储运特性 |
库房通风低温干燥; 与氧化剂、酸类分开存放
|
灭火剂 |
干粉、干砂、二氧化碳、泡沫、1211灭火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