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: 1951-25-3 | 分子式: C25H29I2NO3 | 分子量: 645 | EINECS号: 217-772-1 |
熔点
|
54 - 55°C
|
---|---|
沸点
|
635.1±55.0 °C(Predicted)
|
密度
|
1.5730 (estimate)
|
溶解度
|
Chloroform (Slightly), Methanol (Slightly)
|
形态
|
Solid
|
酸度系数(pKa)
|
6.56(at 25℃)
|
颜色
|
Colourless to Pale Yellow
|
水溶解性
|
716.4mg/L(25 ºC)
|
EPA化学物质信息
|
危险性符号(GHS)
|
|
---|---|
警示词
|
Warning
|
防范说明
|
化学性质 |
其盐酸盐[19744-82-4]为白色至微带黄白色结晶性粉末。熔点156℃。几乎不溶于水,易溶于氯仿,溶于乙醇,微溶于丙酮。无臭,无味。
|
---|---|
生产方法 |
以邻羟基苯甲醛为原料,与1-溴戊酮-2一环合,用水合肼还原,与对甲氧苯甲酰氯缩合,然后水解,碘化,与二乙氨基氯乙烷醚化而得。文献报道的一种醚化操作如下:取135g2-丁基-3(3,5-二碘-4-羟基苯甲酰基)苯并呋喃溶于600ml碳酸乙酯中,以5.7g金属钠制成的甲醇钠的甲醇溶液处理。然后将由51.6gβ-二乙氨基乙基氯盐酸盐于碳酸乙酯中制得的β-二乙氨基乙基氯加入上述钠盐的悬浮液中,混合物加热至温度约90℃并保温约2h,冷却放置过夜,在此期间使氯化钠沉淀完全。含乙胺碘呋喃酮的反应液经纯化、成盐、即得盐酸乙胺碘呋酮。
|
用途 |
用作抗心律失常、心绞痛药
|
用途 |
该品为抗心律失常药物。用于各种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(包括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的心律失常);对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病人,服用该品则有明显的效果。该品也可用于冠心病、心绞痛和胸闷的治疗。该品安全范围较其抗心律失常药为大。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160mg/kg,小鼠口服LD50为50g/kg。因此该品以口服治疗时属无毒药物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、呕吐、便秘、心动过缓和皮疹等。
|
类别 |
易燃液体
|
毒性分级 |
高毒
|
急性毒性 |
腹腔-小鼠LD50: 254 毫克/公斤; 静脉-小鼠LD50: 178 毫克/公斤
|
可燃性危险特性 |
可燃;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碘化物烟雾
|
储运特性 |
库房通风低温干燥
|
灭火剂 |
干粉、泡沫、砂土、二氧化碳, 雾状水
|